您需要知道的太阳膜隔熱原理
太阳膜,又叫隔热膜,在太阳膜基础上又发展出来防爆膜。太阳膜适用范围广泛,分为建筑膜、汽车膜、安全膜、海事膜、航空航天技术膜等。
现代建筑大量采用了玻璃材料,也带来传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增多的问题,在上世纪60年代,为解决这些问题,美国研制出太阳膜,具有隔热、抗紫外线、安全防爆等功能的太阳膜。
太阳膜的隔热原理是基于太阳光谱而研制的。太阳光谱可分为以下谱带:紫外线谱带、可见光谱带、红外光谱带。由此而相对应的是我们常讲的隔紫外线率、透光率和隔热率。
紫外线谱带:波长280-400nm之间,其特点是穿透性强,可使人体皮肤黑色素沉积,颜色加深,过度的紫外线曝晒会导致皮肤癌,可导致地毯、窗帘、织物及家具油漆褪色。
可见光谱带:波长380~780nm之间,其特点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唯一光谱,可见光波段进一步可以分为不同的颜色(赤橙黄绿蓝靛紫七色),对人体没有直接伤害。
红外光谱带:波长700~2400nm(纳米)之间,其特点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阳光“不可见”的热量,所含能量最大,所以热量也高。
其中,紫外线构成了太阳能的3%,可见光占44%,红外线占53%。
可见光令我们得到光明,红外线给地球上的万物加热,但只占3%的紫外线却是相当了得,可以杀灭病菌,但同时也可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,更可能引起皮肤癌,并且是造成地板、地毯、家具以及许多织物褪色老化的主要原因。
通过前挡玻璃进入车内的太阳热量是最大的,但也要保证良好的驾车视野,因此一定要挑选既隔热又透光的优质太阳膜,而根据国家公安部要求,太阳膜透光率必须超过70%。
因此,隔热膜的功能就是要让太阳光谱能量有选择性的通过,即允许尽可能高的可见光透过,而阻隔(吸收、反射)全部的紫外线和大部分的红外线。
太阳膜隔热原理:
太阳膜是利用多种金属中的自由电子,将光波中不同波长的能量吸收及反射,从而起到隔热隔紫外线的效果。
通过真空喷镀或磁控溅射技术将铝、金、铜、银等金属制成多层至密的高隔热金属膜层。金属材料中的外壳层电子(自由电子)一般没有被原子核束缚, 当被光波照射时, 光波的电场使自由电子吸收了光的能量, 而产生与光相同频率的振荡, 此振荡又放出与原来光线相同频率的光, 称为光的反射。金属的导电系数愈高, 穿透深度愈浅, 反射率愈高。这些金属层会选择性的将阳光中的各种热能源,包括红外线、紫外线及可见光热能反射回去,再配合膜上的颜色对太阳热辐射的吸收后,再二次向外释放,随着室外的空气流动带走一部份热量。从而有效起到隔热的作用。